在武汉,西菜馆有大、中、小三种类型。据《汉口小志》记载,1913年汉口大旅社所设的“瑞海西餐厅”为武汉首家西菜馆。此后,海天春、第一春、美的卡尔登、大中美等西菜馆陆续开业。到20世纪30年代,武汉西菜业已形成很大规模,且生意兴隆,而中菜却有些不太景气了。当时武汉有大中型西菜馆26家,小型西菜馆更多。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一在于涌入此地的洋人与日俱增,二在于该市各种转口贸易日益繁荣,洋商买办较多,以致形成了吃西餐的风气。
除上述城市外,天津、重庆、沈阳等地也有不少西菜馆。如重庆,“民国光复,罐头之品,番餐之味,五方来会,烦费日增”。
民国时西菜在大城市中的普及流行,有多方面的原因,而人们的“崇洋”和“尝鲜”心理是其主因。有的人确实适应并习惯了吃西菜,而更多的人则是始终不能适应,在心里并不真正认为西菜好吃。20世纪20年代初期,《晨报》在北京做了一次民意测验。在被试者中,回答爱吃中菜的人有1906人,占总人数的77%;回答爱吃西菜或兼食中、西菜的加起来才有570人,只占总人数的23%[2]。由此可见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并不那么容易改变,一些人吃不惯西菜却仍呼朋唤友去西菜馆,主要是为了显示身份地位或为了赶时髦。